Skip to content
Open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Changes from all commits
Commits
Show all changes
44 commits
Select commit Hold shift + click to select a range
af3112b
DRAW-1 [學習內容] 新增學習類型比較圖
xdite Jan 13, 2025
934f667
E-123 [學習定義] 更新圖片及內容
xdite Jan 13, 2025
10ad4fc
DRAW-001 [圖表更新] 新增科技學習差距圖表
xdite Jan 13, 2025
96fb082
DRAW-1 [教育理念] 新增插圖說明
xdite Jan 13, 2025
3fd84b5
DRAW-001 [學習策略] 新增圖解並優化內容
xdite Jan 13, 2025
761ef7a
DRAWING [遊戲規則] 新增遊戲規則比較圖
xdite Jan 13, 2025
7b8b438
DRAW-1 [學習體驗] 新增學習體驗圖解
xdite Jan 13, 2025
d1367fa
DRAW-001 [學習心理圖解] 新增學習矛盾圖解
xdite Jan 13, 2025
24400d1
DRAW-01 [學習筆記] 移除不必要的圖片
xdite Jan 13, 2025
495b3af
DRAWING-02 [學習遊戲化] 新增遊戲化學習圖示
xdite Jan 13, 2025
ec08fc0
DRAW-002 [學習方法] 優化圖片引用與新增圖解
xdite Jan 13, 2025
90b8293
DRAWING [學習方法] 新增主動與被動學習比較圖
xdite Jan 13, 2025
23db63c
DRAW-1 [教學比較] 新增對比圖表
xdite Jan 13, 2025
acc403f
DRAW-1 [教學改善] 新增圖解說明
xdite Jan 13, 2025
6174dbd
DRAW-001 [教學改善] 新增學習方式對比圖
xdite Jan 13, 2025
458b61d
DRAW-1 [繪圖教學] 調整教材圖片位置
xdite Jan 13, 2025
ea2536a
DRAWING [03章節更新] 新增教育系統圖解
xdite Jan 13, 2025
39cf233
DRAW-001 [教育系統] 修正圖片顯示錯誤
xdite Jan 13, 2025
6cea89c
DRAW-001 [學習能力圖解] 新增圖解與說明
xdite Jan 13, 2025
10a38cb
DRAWING [學習能力圖解] 更新學習能力圖解內容
xdite Jan 13, 2025
d7d2dc6
DRAW-1 [知識煎牛排圖] 更新圖表設計
xdite Jan 13, 2025
4ab35ac
DRAW-1 [學習圖表] 新增「記住 vs 學會」圖解
xdite Jan 13, 2025
bf2a2d9
DRAW-1 [學習筆記] 新增記憶網絡圖解
xdite Jan 13, 2025
c730971
DRAW-1 [學習筆記] 新增插圖與內容說明
xdite Jan 13, 2025
e630a80
DRAW-1 [圖表更新] 更新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圖
xdite Jan 13, 2025
1bbca53
DRAW-1 [記憶類型與機制] 新增說明圖與修正內容
xdite Jan 13, 2025
c1b5d4b
DRAW-1 [學習策略] 新增圖解說明
xdite Jan 13, 2025
28f7e22
DRAW-5 [圖表繪製] 新增圖表並優化文件
xdite Jan 13, 2025
9a97660
DRAWING [繪圖技巧提升] 更新圖表並修正文字錯誤
xdite Jan 14, 2025
2d16b4b
DRAW-1 [繪圖更新] 新增圖解與概念說明
xdite Jan 14, 2025
70c587d
DRAW-7 [自學策略] 加入自學相關圖解
xdite Jan 14, 2025
67266ba
DRAW-001 [課程設計] 優化課程圖像與內容
xdite Jan 14, 2025
bc63ebd
DRAWING [動物森友會引導設計] 增加引導圖片
xdite Jan 14, 2025
003f45a
DRAW-07 [遊戲設計] 新增遊戲機制圖解
xdite Jan 14, 2025
7bbf918
DRAWING [自學遊戲化] 修正內容與新增圖表
xdite Jan 14, 2025
0537838
DRAW-1 [文檔改進] 新增動機能力圖解
xdite Jan 14, 2025
e6a7d6a
DRAWING [教學策略] 新增調整動機圖表
xdite Jan 14, 2025
cd4695f
DRAW-09 [學習圖表] 更新學習圖片及路徑
xdite Jan 14, 2025
f59e3bb
DRAWING [學習動力模型] 更新圖片及內容
xdite Jan 14, 2025
9e39877
DRAW-1 [學習方法] 新增菜單學習法圖解
xdite Jan 14, 2025
306b2a8
DRAW-1 [學習進度] 新增學習模型圖示
xdite Jan 14, 2025
e661d63
DRAW-10 [學習方法] 更新圖片路徑及新增圖片
xdite Jan 14, 2025
535022a
DRAW-1 [學習圖示] 新增學習相關圖示
xdite Jan 14, 2025
12e2d97
DRAW-1 [文檔更新] 調整圖片位置
xdite Jan 14, 2025
File filter

Filter by extension

Filter by extension

Conversations
Failed to load comments.
Loading
Jump to
Jump to file
Failed to load files.
Loading
Diff view
Diff view
Binary file modified .DS_Store
Binary file not shown.
8 changes: 7 additions & 1 deletion 00.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33,6 +33,8 @@

## 學習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核心引擎](drawings/00/learning-importance.svg)

打造超人學習這本書不僅是打造超人系列最重要的一個系列,我認為,「學習」這件事,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議題。

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天生的硬體,其實相差無幾,而後天幾乎也很難去改變硬體,而且就算硬體就算被調整後,效能提升也是有限。
Expand Down Expand Up @@ -87,10 +89,14 @@

其實可以不用這麼悲觀。因為,我們自始至終,都可以避免走進被淹沒的死胡同。只是,我們從來不知道而已。

我的觀點是:我們的下載器一直沒有壞。只是你從來不知道如何高效的使用它,甚至你的下載器,還從小被人設壞了。
我的觀點點是:我們的下載器一直沒有壞。只是你從來不知道如何高效的使用它,甚至你的下載器,還從小被人設壞了。

我想做的就是修復它。


![修復你的學習超能力](drawings/00/restore-superpower.svg)


這本書將介紹一套學習方法。這一套方法會是:

- 符合科學原理的
Expand Down
34 changes: 33 additions & 1 deletion 01.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14,6 +14,8 @@

但談到「學習」,我們對這件事的感覺又總是浮上一股複雜的感覺。

![學習的矛盾心理](drawings/01/learning-paradox.svg)

我們知道「學習」最終會帶給我們好處。但一方面我們又痛恨當中的過程、以及通過消耗時間但最後成果輸出卻非常不穩定的情形。

最終,幾乎絕大多數人選擇了「逃避」這個選項。
Expand All @@ -33,6 +35,8 @@
- 狹義: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理解、探索、實驗、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的行為方式。例如通過學校教育獲得知識的過程。
- 廣義:是人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行為方式。

![學習的兩種定義](drawings/01/learning-definition-comparison.svg)

廣義來說。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不斷的從外界下載經驗」,這也是所謂「自然學習」。我們人天生就有這種能力。看了旁人的示範,立刻有辦法模仿操作。透過跌了一跤,學到這條路上有個坑洞,下次走路務必小心。

這樣的升級結果,讓我們對於各種執行結果,掌握更多確定性。對於下次執行同樣一件事時,能夠提升更多效率。更別說在攻克難題時,那種瞬間的喜悅。
Expand All @@ -59,10 +63,15 @@
- 喜歡:你喜歡的是自然學習的過程與結果
- 討厭:你討厭的是刻意學習的過程與結果


![自然學習vs刻意學習的體驗](drawings/01/learning-experience-comparison.svg)

我們之所以被覺得這是同樣一件事。是因為我們的人生,本來就具有自然學習的能力。在經過一段短暫自由的快樂學習時光(1-6 歲)後。迅速被推進一個錯誤的地獄學習環境(6-18歲國民教育)裡面,下載一些似是而非的學習方法。而我們被這些亂七八糟的方法折磨洗腦後。誤以為這些方法也是正確的學習方法。最後產生將兩者的方法、感覺混在一起的結果。

於是最後才出現「自然」學習時很開心,但「刻意」使用這些「學習方法」時很痛苦。

![兩種學習方式的比較](drawings/01/learning-types-comparison.svg)

所以,我們之所以對「學習」這個議題滋味複雜。其實就是因為在這個領域裡面,兩種「目的」不同的解法、結果、情感被混淆了。不知道使用的時候,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更糟糕的是,你覺得還會覺得出現薛丁格的現象,也就是過程與結果都是不確定的。

所以,社會上多數人,對於學習這個字,甚至會有 PTSD(創傷症候群)。聽到這兩個字,就覺得恐懼,下意識關閉通往「學習」的路。
Expand All @@ -79,6 +88,8 @@

但是,在過去一兩百年間,世界的改變是巨大的。光從個人電腦開始流行,再到家家可以上網,再到現在大家用手機完成各樣事情,也就只花了三四十年的時間。科技的進步速度,遠超過人類正常自然學習的速度。

![科技發展與學習速度的差距](drawings/01/tech-vs-learning-speed.svg)

我們人類,向來就是透過不斷的自然學習去適應周遭的環境。但是現在周遭環境的改變速度,卻快到如果我們若不經過一點「刻意學習」,甚至會到了無法存活,甚至會很快被淘汰的態度。嚴重的話,甚至生活寸步難行(舉例,手機支付與掃碼通關)

不同領域的生產力在自動工具的輔助下,社會效率變得越來越高。也有越來越多的新方法與流程被發明出來。
Expand All @@ -97,11 +108,13 @@

整個學校教育的成立原因,是為了模擬一個相對較安全的環境,讓學生在此環境下,學習未來出社會會使用到的知識與方法,讓整個社會能夠接收一批高質量、有學習方法、能夠跟上社會變遷的成人。

![學校教育的理想與現實](drawings/01/education-ideal-vs-reality.svg)

不過,理念上說是這樣。執行成果卻不是這樣。甚至還變成了嚴重反效果。

怎麼說呢?我畫個表格你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

![](images/20211023114108.png)
![學校教育vs社會需求的差異](drawings/01/education-vs-society.svg)

貼出這個表格,可能會讓讀者瞬間很驚嚇。

Expand All @@ -117,8 +130,12 @@

但是,我們在成人社會裡面,卻面對的卻不是這樣的環境與挑戰。在社會裡面生存需要的能力,是面對未知的環境,迅速找到思路開發出解法,而對於成就標準的衡量,在某一單科壓倒性的登峰造極。

![學校教育對學習能力的影響](drawings/01/education-impact.svg)

學校教育覆蓋了人類的精華時光前12-16年,年輕人類進入這個系統時,多是白紙一張,還保有一定水準的學習能力。我們關於學習的印象、方法、比較成就的標準、設立目標的方法、對於解法的設計手段,都是從學校來的。



但在經過這麼多年的鍛鍊之後,許多人進入社會後,卻不覺得「學校」幫我們預備好了。而是反而覺得自己學的東西怎麼一瞬間都沒有用。

而經過這麼多年的荼毒,許多畢業生甚至連續自然學習的意願都被屏蔽,並且相信自己甚至也失去了更新能力。
Expand All @@ -134,6 +151,9 @@

學習這個領域,也是如此。

![不同遊戲需要不同的策略](drawings/01/game-strategy-mismatch.svg)


在學習界,有這麼多詭異的現象,本質來說,其實是因為我們一直拿 A 遊戲的攻略在打 B 遊戲!那麼遊戲過程很慘烈、過程事倍功半、最後也沒有成果,自然也是正常的。

回到本章的原點,所以提升學習動機的關鍵是什麼呢?
Expand All @@ -146,6 +166,8 @@

所以,當你能清醒的意識到這是兩場不同的遊戲時,遊戲的規則又截然不同時,自然就會對新的玩法有所接受,甚至主動探索有效方法。



我想讀者在讀這本書時,剛開始會很糾結,如果我們現在要學新方法。那舊的方法要怎麼辦?

別擔心,
Expand All @@ -163,10 +185,14 @@

第二,我們的人生,本質上就是一場「RPG」遊戲。你只是在地球這個伺服器,扮演你自己而已。我們是在玩角色扮演的遊戲,而不是在玩一個超大的「填空記憶遊戲」。

![兩種遊戲模式的比較](drawings/01/game-types-comparison.svg)

你原本可能會覺得扔掉舊方法很可惜。

但是新遊戲規則是這樣的:



- 只要專攻一個喜歡又擅長的項目,最短時間拿到最高分
- 什麼奇怪手段都能用,法律上沒有明文禁止的行為你都可以做
- 越熟練 exp 會指數型暴增,速度是別人的 2 倍,回報就是別人的 4 倍。速度是別人的 3 倍,回報就是別人的 9 倍。以此類推,指數型給分。
Expand All @@ -179,10 +205,16 @@
- 背一堆自己覺得無趣的東西。想盡辦法背誦 100 分。
- 不要犯錯,盡量不嘗試新的就不扣分

![新舊遊戲規則的差異](drawings/01/game-rules-comparison.svg)

扔掉其實也沒什麼可惜?

第三,也因為這是一個 RPG 遊戲。RPG 遊戲裡面,本身就有非常多的「小遊戲」作為遊戲的關卡。

些小遊戲本身會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這當中裡面一定也包含重複打怪、有記憶填空。

這本書其實不是說強迫你扔掉「所有」的舊玩法,我們只是在幫你掙脫過去舊的錯誤設定而已。所有的技能等級,還是可以重新保留。只是從今往後的升級速度,變為原來的一百倍而已。


學習這個領域,也是如此。

30 changes: 22 additions & 8 deletions 02.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2,6 +2,8 @@

我們在上一章,介紹了我們認知到的「學習」,其實是分成不同的 A 遊戲(填空記憶遊戲)以及 B 遊戲(RPG遊戲)。

![](drawings/02/game-strategy-mismatch-detail.svg)

而,我們日常對於學習的「通靈」感覺(有時候用盡了全力卻事倍功半,但是有時候無心插柳隨便學學確有如神助、事半功倍),多數來自於玩兩種遊戲時,用錯策略去通關所引起的。

我們習慣用 A 遊戲的手法去通關,在某種程度上,學校教育固定有其責任。但深層來說,也有另外一部分是我們自己的原因:
Expand All @@ -26,7 +28,8 @@

非也。這不叫學習,而是「帶練」,也就是一個人抓著你的手帶著你在遊戲裡面跑。

![](images/shutterstock_443912980.jpg)

![](drawings/02/passive-learning-pain.svg)

大多時候,你會覺得無聊。是因為人家拉著你的手練,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而且時間一久了,你還會覺得這個過程好無聊,想「離線」睡覺。

Expand All @@ -42,18 +45,22 @@

答案是設立自己的狀態圖、儀表版、任務表。

+ ![遊戲化學習儀表板](drawings/02/game-dashboard.svg)
+
剛開始各位讀者可能不覺得自己沒有目標也不會怎樣?我們在遊戲裡面通常也是沒有目標(不知道終點)的在做任務升級,甚至自己也只有一個模糊的方向:變強。但卻可以玩得津津有味。

這兩者的差異到底在哪裡呢?

答案在於,遊戲裡面有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幾個機制:等級、技能樹、積分、排行榜。

![](images/shutterstock_1253487928.jpg)


在一個遊戲中,我們透過這些機制的輔助,確切可以知道自己曾經做了什麼努力,又得到了什麼反餽,自己又得到了什麼樣的進步,一直有一股自己在往前進的確定感、安全感、成就感。

你可能會覺得在學校時,重複背或練一個技能很無聊、很傻。但其實我們在遊戲裡,有時候也是一直重複的做同一個動作。但是我們卻樂此不疲。



這兩件事關鍵差異原因就在於:

* 在學校裡,目標也不是你設的,你只是被拖在地上狂衝而已。而人類一旦覺得目標離自己太遠、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又一直輸時,自然就會想要離開這場遊戲。或者是投入到另外一個自己能贏的遊戲裡面。
Expand All @@ -65,6 +72,8 @@
2. 一目了然自己的儀表版,確認自己並沒有偏離航道
3. 一直能解開任務清單的小任務,取得升級。

![遊戲化進度系統](drawings/02/game-progression.svg)

所以無論是你的目標,是學習語言、學習編程,甚至只是學習「學習」。你都要至少要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甚至是要是具體的。比如說學會可以在日本餐廳點菜的日文,學會做一個簡單的網站。讀書快二十倍等等。

### Step 2. 對著目標逆向拆解
Expand All @@ -81,6 +90,7 @@

打造超人系列,最常出現一個解題手法,就是逆著來。


1. 寫下自己現在的狀態,以及想達成的目標。

![](images/20211026103024.png)
Expand All @@ -106,6 +116,7 @@
- 學的時候常常迷失目標
- ......


反過來變成正向題目就會變成

- 找到容易把學到東西牢牢記憶的方法
Expand All @@ -119,6 +130,10 @@
- 如何讀書時可以很輕鬆,又記得大部分的方法
- 學的時候常常迷失目標

![目標逆向拆解法](drawings/02/reverse-goal-breakdown.svg)



(這其實也是本書主要的主幹內容,是不是讓你很心動)

然後再把這些問題實際打 TAG 。於是上述正向題目就會變成
Expand Down Expand Up @@ -165,17 +180,14 @@

透過這 64 格,他讓自己的目標非常非常的精確,自己可以逐漸掌握那些我們認為不可能掌握的進度與成果(如運氣等等)。

我們往往以為天才是靠運氣的、靠老師的。其實不光是大谷翔平,鈴木一朗也是有自己的目標與清單的。

![](images/20211026104531.png)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7/post/201703020015/%E5%BE%9E%E9%88%B4%E6%9C%A8%E4%B8%80%E6%9C%97%E5%9C%8B%E5%B0%8F%E4%BD%9C%E6%96%87%20%E7%9C%8B%E8%A6%8B%E4%BB%96%E7%9A%84PDCA%E9%AD%82)

這些的成就,都不可能是「帶練」,光靠前輩、老師堆積起來的成就。更不是透過運氣,亂湊出來的結果。你想要透過學習成長,至少要先立一個目標,才能漸漸的「飄」過去。

而逆向法的好處,其實是讓你有辦法在沒玩過遊戲前,就大致上能夠自己拆出「無限遊戲」的關卡方向。甚至還附帶以下好處:

1. 目標能夠被大幅縮短、集中簡化,甚至挖掘出這場遊戲真正的關鍵點
![逆向法的五大好處](drawings/02/reverse-method-benefits.svg)

1. 目標能夠被大幅縮短、集中簡化,甚至挖掘出這場遊戲真正的關鍵點
2. 不再無頭蒼蠅,且一定走的到最後目標。我們前進時最怕的就是迷失了方向,但走岔路這卻是不論做事或學習時,最常發生的情形。透過定位「最大的坑洞」,我們可以搶先反過來在有可能的坑洞上,先把坑填了或者是甚至鋪上一座橋,讓整個過程變的很順暢。
3. 進度可視化。因為原先的困擾是無窮無盡的。而當我們逆向寫下問題或煩惱時,這個數字瞬間從無窮盡,變成有限的問題,甚至是 10-30 個以下的問題。人是很現實的,如果這個目標太遠了,在解題過程中又遇到不斷暴增且未知解題時間的問題,很快就容易心生放棄。這個方法可以讓你直接看到解題所需要的數目,並且按照自己優先權或解決能力排序。當這個未解數目下降時,你很快就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甚至可以開始預測當中確定需要的時間。
4. 一旦問題變小變短了。難度就降低了。甚至可以用粗暴直接的方式解題。粗暴直接符合我們人類內建的學習行為。你開始懂得抄捷徑,複製他人現有作法,不再重新造輪子。並且因為抄捷徑,你又能繼續快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形成一個正循環。
Expand All @@ -189,6 +201,8 @@

在學習這個主題上,往往很多人認為自己學習能力不好的原因。是因為「記憶力不夠」「記憶很費力」的緣故,所以才導致自己「學不會」。但是透過逆向法分類挖掘以後,其實更能看出,真正關鍵的原因,是目標建立與進度可視化。

![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drawings/02/key-factors.svg)

一旦目標對了、拆的小了。

我們很可能就突然解開原先一直卡住自己的那個關卡,找到一把金鑰匙,從而挖出後面一整片的真正關鍵字或流程,快速解開 50~80% 你目前正困擾的一大片問題。
Loading